时代经贸
主办单位: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国际刊号:1672-2949
国内刊号:11-5036/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8942 人次
 
    本刊论文
新普京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摘 要:在新普京时代,俄罗斯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这意味着中俄两国将继承过往建立的基础,在经贸合作上更进一步。本文阐述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前景
  作者简介:史春阳(1978-),女,汉族,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东北亚问题。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4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03-02
  20多年来,中俄相互走近,两国睦邻互利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在两国的经济交流上可见一斑。2012年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新普京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正式拉开。在新普京时代,俄罗斯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这意味着中俄两国将继承过往建立的基础,在经贸合作上更进一步。
  一、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
  近20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14倍。进入新普京时代,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2012年达到881.6亿美元。中国目前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增长最快的主要贸易对象。
  在贸易结构方面,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继续快速增长,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分别达17.3%和15.7%,双边贸易结构呈现持续优化趋势。2012年,我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220.9亿美元,占我国对俄出口总值的50.1%。俄罗斯市场在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中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已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全球第11大出口市场。2011年10月两国总理会晤期间签署的《中俄政府间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大型战略性合作项目,为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投资合作领域,两国企业相互投资和各类项目合作继续推进。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俄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亿美元,近十年来平均增长40%以上。2012年我国对俄投资6.56亿美元,增长116.2%。为促进投资合作,两国还成立了中俄投资基金,能源、基础设施、林业等成为优先合作领域。可以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投资合作有所发展,尤其是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中俄经贸合作的质量在提升,正在从商品贸易和资源型贸易向技术服务型贸易转变。
  在地区合作方面,近年来,在中俄国家关系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中俄地方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12年,中俄边境贸易额达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1.8%,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双方合作地域范围正从边境毗邻地区向两国其他地区延伸,两国地方和企业合作积极性日益高涨。2009年,两国元首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地方间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
  (一)有利因素
  1.中俄两国国家战略在国内和国际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从国内发展战略来看,中俄两国目前都处于强国复兴的关键阶段,都将和平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客观上,中俄两国之间经济结构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在轻工业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生产能力庞大;俄罗斯则在重工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俄罗斯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以及在市场、资源、生产能力和科技方面的高度整合将给中俄的现代化进程以无限动力。从国际战略方面来看,两国在重要国际问题上有共识,如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等等。这些因素,使中俄更加认识到两国间存在着长期的、共同的战略依托。特别是进入新普京时代,俄罗斯将外交与经济合作的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由此可见,中俄两国的国内与国际发展战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俄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将有利于夯实两国关系的经济基础和促进两国国家战略的实现。
  2.中俄发展经贸关系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自1999 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GDP下降7.9%以外,其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可以认为俄罗斯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时期。到2008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0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八位。重新回到世界十大经济体。2012年俄罗斯经济增长3.4%,在八国集团(G8)成员国中经济增长表现最为显著。当前俄罗斯经济的基本面不仅好于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好于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让全世界所瞩目。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超过10%。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中俄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良机。
  3.俄罗斯入世为中俄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机遇。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俄入世将为俄社会经济发展开启新的时代,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必将对中俄经贸合作产生积极影响。首先,俄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使中国商品进入俄市场更加方便和快捷。其次,俄将规范海关管理,降低报关和货物运输费用等,这无疑会扩大中国商品出口,提高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第三,俄入世后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并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对法律法规做出修改和完善,其投资环境有望改善,外资将享有更加平等的待遇,这有利于中俄之间扩大生产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   (二)不利因素
  1.两国间的贸易数额较小,占双方各自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中俄双边贸易额在20年里增长14倍,到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881.6亿美元,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尽管如此,中俄双边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还不到0.5%,即便2015年前达到1000亿美元,跟中韩、中日、中美等2千亿美元到5千亿美元的额度相比仍差距不小。目前中俄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关系深度还不相称,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还不强。
  2.经贸结构“单一化”和“低级化”特征明显。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中相互投资过少,投资对贸易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当前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只有大约40亿美元,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占比不到1%,占俄引进外资总规模的比例也不到1%。中国对西方国家的一次直接投资就相当于20年累计对俄投资的数倍。而俄罗斯对华投资额更是偏少。这显然不符合两个全球经贸大国的合作水平。相互投资已经成为中俄经贸关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此外,中俄能源贸易占比过重,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比重偏低,贸易增长仍带有粗放性质。
  3.俄罗斯入世为中俄经贸合作带来的新挑战。首先,入世后,俄罗斯实际上是逐步开放市场和放松管制,因而中国商品出口不可能出现飞跃式发展。并且,俄罗斯入世后,中国商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必然增大。 其次,入世后,俄应用世贸规则特别是实施反倾销措施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将会增强。由于我国对俄出口在日常消费品、家电、轻工、部分工业制成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俄入世后针对我国这些领域的商品提起反倾销案的可能性增大。第三,目前我国在俄企业大都为中小企业,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俄入世后,我国企业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中将处于更大劣势。
  三、提升中俄经贸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首先,中俄需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局势,改善双边贸易结构,不断规范和转变双边贸易增长方式。扩大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贸易,着重建设现代化物流和贸易平台和网络体系;加强在建立经济特区方面交流;加强在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加强合作;深化民用航空制造领域的合作。在未来的十年中,中俄应进一步开展基础性和高科技关键领域及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积极将研究成果产业化。适时制定中俄高科技和农业领域合作规划纲要,在国家支持下有计划地扩大科技合作和农业合作规模。
  其次,扩大经贸合作需要充分发挥现有潜力。目前是创新金融和能源合作形式的好时机,如可建立金融风险和能源风险对冲机制,即在危机条件下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资本援助,俄罗斯则向中国提供能源援助,即以金融和能源期权互换来对冲重大风险。此外,中俄应完善并加紧落实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在国家资本的带动和保护下,鼓励更多私人投资进入对方市场。目前中国对俄投资方式比较单一,随着俄经济发展和开展新一轮私有化,中国企业可以尝试通过参股、并购、资本层面的运作来开展对俄投资,甚至可以在俄创新经济领域与俄方建立一些风险投资基金。
  最后,中俄应在加强合作中推进经济一体化。尽管中俄贸易规模不断快速扩大,但基本上仍然是两个平行市场间的贸易合作。因而,劳动力、资本、商品和服务在两国间无法像自由贸易协定国家那样流动,明显限制了相互投资和贸易的发展。应共同制定中国与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自由贸易安排,即关税同盟+1模式。这种安排相当于准自由贸易区,只是对劳动力及某些特别服务的流动设立限制。
  ■
  参考文献:
  [1] 赵秀英.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浅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0,(03).
  [2] 陆南泉.对当今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意义的分析[J].俄罗斯学刊,2012,(04).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时代经贸》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时代经贸》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